【腾讯云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,流量包1分钱起,负载均衡7.3折起,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,速来抢购

1966年,十年特殊时期开始,伴随着这场特殊的运动,各地发生了很多武斗现象,尤其是上海“一月风暴”之后,各地的武斗有愈演愈烈的趋势。1967年,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武斗逐渐失控,在这种背景下,中央安排了两支队伍进入高校,以稳定高校的秩序。

这两支队伍分别是以北京工人为主的“工宣队”以及以8341部队军人为主的“军宣队”。两支队伍进入高校后立刻发挥了作用,稳定了高校的秩序,控制了局面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“军宣队”的队伍中,有一人名叫迟群,他进入高校后受到了重用,还担任了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等职务。然而,后来迟群却锒铛入狱,走上了犯罪的道路。那么,迟群的结局怎么样呢?

迟群出生于1932年,山东乳山人,1949年,迟群参军入伍,后来被调到8341部队,并担任了8341部队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,是部队的基层干部。1967年,他被中央派到了清华大学,控制清华大学的局面。迟群也圆满完成了这项任务,后续还担任了清华大学革委会副主任以及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等职务。

不过,迟群在清华大学期间却逐渐迷失了自我,在犯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尤其是迟群还领导着一个名叫“梁效”的写作小组,他把这个小组当作“武器”,写文章批判其他人。举例来说,1975年9月到1976年10月之间,迟群就按照张春桥、姚文元的意图,亲自点题,交代要点,向写作小组的成员提供所谓的“黑材料”,一手炮制了六十多篇诬陷邓公的文章。

这些文章分别刊登在《人民日报》、《红旗》杂志、《光明日报》和《北京日报》上,诬陷邓公是“翻案”,阻碍四届人大会议后复出的邓公进行整顿。值得一提的是,邓公复出后,为了恢复经济,曾制定了“工业二十条”。然而,“四人帮”却抓住这一点不放,持续诬陷邓公,在这个过程中,迟群是“四人帮”手下的“先锋大将”。

1976年1月到10月这段时期,迟群根据“四人帮”的指示,组织了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写作班子,采取无中生有,捏造事实的方式编写了多篇诬陷邓公的文章,并在全国范围内散发,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。除此之外,迟群还多次按照江青的意图,召开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党委负责人会议,煽动“两个学校要先走一步”,诬陷邓公。

迟群投靠了“四人帮”,忠实地执行“四人帮”的政策,他很快就等来了恶果。1976年10月6日,在粉碎“四人帮”的过程中,迟群也被逮捕。被捕后,迟群被撤销了职务,并被开除党籍。1983年,迟群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。1989年,迟群提前出狱,此时他一没有工作,二没有经济来源,每月只领取少许生活费。

在这种背景下,迟群跟妻子搬到北京郊区,住在一间简陋的公房里,几年后,国家出台了房改政策,可以按照工龄置换房屋,迟群得知后非常开心,但去办理时,相关部门却没有找到他的档案,也就没办法查询他的工龄。

迟群返回清华大学寻找自己的档案,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,因此迟群也享受不了房改政策。晚年的迟群过得郁郁寡欢,于1999年病逝,终年67岁。在迟群病逝后第二天,清华大学派人到迟群家中,告诉迟群的妻子,已经找到了迟群的档案,只是此时的迟群已经听不到这个消息了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视频通信爆款 9.9 元起, 提供电商、教育、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,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
Top